不求甚解
雖然寫的主題常常是食物, 但是很慚愧的, 我不太去研究一道菜的細節.
看台灣的美食文章介紹某位主廚的某道菜, 寫法鉅細靡遺: 先是怎麼怎麼的食材, 怎麼怎麼醃, 再怎麼怎麼烤, 甚麼溫度, 甚麼火候, 放多久, 再去又悶又燉… 比繡花還細工.
我向來不求甚解, 料理作法是主廚的事, 我喜歡的是品嘗. 當然, 這不是說我完全不管做法, 但是我喜歡坐下來品嘗之前有期待有驚喜, 之後有反思有回味.
台灣的美食評論和法國美食評論大相逕庭, 在法國你不會讀到一篇美食評論把一道菜的作法從食材到溫度一一展現. 就好像在法國, 餐廳侍者把菜端上桌時只會重述菜名, 而台灣則喜歡介紹這道菜主廚怎麼做, 醬汁怎麼調, 要先嘗盤子裡的甚麼, 和甚麼一起喫. 有時還教人要先喝口酒(還是不要), 口布要用哪一角擦嘴.
上館子不怎麼研究招牌菜, 主廚名作, 我喜歡驚喜與期待. 去餐廳前先在網路上研究菜色圖片的原因通常是我想了解餐廳的料理風格, 而不是想知道哪一道江湖評價最高.
如果是可信賴的餐廳, 通常是不會先看網路照片. 那會破壞了期待的心情. 而期待, 就像跟情人約會前, 對他的衣著, 首飾, 香味, 髮型, 鞋子… 有各種的想像期待. 你不會要對方先打扮好傳張照片給你看是否滿意再出門吧?
當然, 這完全是我個人毛病, 無關美食評論好壞.
但是碰到台灣朋友很細節的問題, 我就一問三不知了.
這成了我個人閱讀台灣美食評論的一點小小的困擾, 我常常跳過那些過於細節的描述(為了顯示作者的嚴謹認真還是主廚的專業執著? Whatever… ), 但有時也不易跳過, 阻礙閱讀文章的流暢性.
簡單地說: 當我要跟一個預期的帥哥美女約會前, 請不要把她/他的裸照先傳來, 留點想像給我吧.
圖文不符: 疫情後重新開幕的巴黎兩星餐廳Le Clarence, 水準依舊.